一個非假期的日子, 來到三峽。 逛了半個早上之後, 選了每位畫家視線都會停留的焦點, 三峽橋, 然後把它畫了下來。 已故寫實主義畫家李梅樹, 以三峽橋為景作畫, 不知凡幾。 他的畫, 或逆光、 或近景、 或遠景的安排各有韻味, 只是岸邊風景早就滄海桑田。 風景不再空曠、 取而代之的是高樓林立。 河邊點景的洗衣人家, 取而代之的是孤零覓食的流浪狗。 或大或小的卵石, 也被幾何造型的消波塊取代。 唯有三峽橋的三拱造型, 至今依然。 那些改變, 讓這座古橋模樣看起來變得頗為侷促。 筆者選了一個背著堤防的有蔭角落作畫, 很舒服。 那是一個透視感比較強的角度, 讓老橋還可以保住氣派。
畫了三小時之後, 筆者享受那種雖然塵囂, 但空氣仍然清新像藍色的舒適感。 相信從李前輩畫下橋景至今的數十年間, 沒變的應該是空氣。 河水依然清澈, 毫無滯水的腐氣。 筆者特別留下一窪水藍色, 讓它像是李前輩的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