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家畫了位於台北士林芝山巖邊的至善園碑林, 約是在一個秋日的午後三時。 廟方很有概念地將古廟重建後回收剩下來的石柱留了下來, 佈置成一座公園。 畫家愛碑成癮, 因得知芝山巖有名人伊藤博文手跡古碑而造訪這寶地。 從入口處的福地洞天摩崖石刻, 石牆山門, 到古碑林、 墓群、 日教諭紀念碑群, 像是時光走廊, 從道光到昭和, 畫家開心不能自己。
這是一座岩石小山頭, 從遠古文明的文化累積到近代"台灣教育發祥地", 健行考古摹想撫碑, 連續兩個下午待在這處古蹟區。 然後寫生。 它是畫家最常用來記下滿意回憶的方式。 它是一個逆光的角度, 有一位虛擬的女主角撫碑揣想古人筆意。 畫家揣想那女子揣想古人情操的過程, 逆光變成舞台燈, 觀者一眼就可以感受在碑林裡那種可以修身養性的興味。